• 欢迎您来到虫控之家!
.

蜱的危害及预防控制知识

   日期:2018-10-23     浏览:267    
  蜱俗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狗豆子等,是一类专性寄生的节肢动物,属于蛛形纲、寄螨目、蜱总科。目前世界已知的蜱类850余种,我国约有110种,其中硬蜱科约100种、软蜱科约10种,重要及常见种类有全沟硬蜱、草原硬蜱、长角血蜱、森林革蜱、亚东离眼蜱、血红扇头蜱、波斯锐缘蜱和乳突钝缘蜱等。蜱不仅可以叮咬人和动物,更重要的是可传播多种疾病,对人和牲畜造成很大危害。

  一、形态特征

  蜱身体囊形,分为假头和躯体两部分,一般体长2~value="10" unitname="mm">10mm,吸饱血虫体有的达value="30" unitname="mm">30mm。表皮革质,硬蜱背面有骨化的盾板,软蜱无盾板。蜱的口器特化,由一对螯肢和一片口下板构成,螯肢起切割宿主皮肤的作用,口下板腹面具成列的倒齿,是吸血时穿刺与附着的重要结构。蜱幼虫和若虫的形态与成虫相似,足共4对,但幼虫只有3对足。

  二、生物学和生态学

  1、生活史

  蜱的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时期。硬蜱的若虫只有一期,吸饱血后即蜕变为成虫。软皮的若虫经过1~4期不等。生活史的长短在不同种类有很大差异,温度是影响蜱各期发育的重要因子之一。硬蜱完成一代生活史所需时间由2个月至3年不等;多数软蜱需半年至两年。硬蜱的寿命自几个月至一年不等,硬蜱吸血后的寿命都较短,雄虫一般活一个月左右,而雌虫在产卵后1~2周内死亡。软蜱的成虫由于多次吸血和多次产卵,一般可活56年至数十年。在硬蜱的生活史中有更换宿主的现象,根据其更换宿主的次数可分为一宿主型、二宿主型和三宿主型三种类型。

  ④多宿主蜱:幼虫、各龄若虫和成虫以及雌蜱每次产卵前都需寻找宿主寄生吸血,每次饱血后离去。通常软蜱都属多宿主蜱。     2、吸血与繁殖

  蜱是是专性寄生的节肢动物,幼虫、若虫、雌雄成虫都吸血。宿主范围广泛,包括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多数种类可侵袭人体,因此是某些疫源性疾病的传播者。软蜱的吸血时间较短,每次吸血约半小时至1小时。硬蜱多在白天侵袭宿主,吸血时间较长,一般需要数天。蜱的吸血量很大,饱血后可胀大几倍至几十倍。 蜱在宿主体上的寄生部位常有明显的选择性,主要选择在皮肤嫩薄或宿主不易被搔搔咬之处。如动物或人的颈部、耳朵、腋窝、大腿内侧、腹股沟等处。

  蜱在正常情况下经过吸血、交配、繁殖后代。蜱的繁殖力强,硬蜱每一雌虫可产卵千粒至万粒以上,软蜱一般产卵1000多粒。硬蜱产卵天数和产卵量因种类及其吸血量而异。

  3、生活习性

  硬蜱多生活在森林、灌木丛、草原、农田、半荒漠、山区和丘陵地带。软蜱多栖息于隐蔽的场所,如兽穴、鸟巢及人畜住处的缝隙里。硬蜱的活动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种类多在春季开始活动,活动的季节周期因种类而不同,气温、湿度、土壤、光周期、植被、宿主等都可影响蜱类的季节消长及活动。在温带地区多数种类的蜱在春、夏、秋季活动,成虫活动期在59月,幼虫和若虫的活动期在410月间,一般有两个高峰,主峰常在67月,次峰约在89月间。软蜱因多在宿主洞巢内,故终年都可活动。   蜱多数在栖息场所越冬,硬蜱可在动物的洞穴、土块、枯枝落叶层中或宿主体上越冬。软蜱主要在宿主住处附近越冬。不同种类越冬的虫态和方式不同,各虫期的蜱均可越冬。

   蜱依靠嗅觉寻觅宿主,蜱的嗅觉敏锐,对动物的汗臭和CO2很敏感,当与宿主相距value="15" unitname="m">15m时,即可感知,由被动等待到活动等待,一旦接触宿主即攀附而上。

  三、蜱的危害

  1、直接危害

  蜱经常侵袭人体,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叮咬吸血时多无痛感,故不易被发现。蜱叮人后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有些蜱在叮刺吸血过程中唾液分泌的神经毒素可导致人或动物上行性肌肉麻痹而引起“蜱瘫痪症”。

    2、传播疾病

  蜱的危害除了叮咬吸血以及引起“蜱瘫痪症”以外,还能传播多种重要的疾病,包括病毒、螺旋体、立克次体、细菌、原生动物等病原体。由于蜱的宿主广泛,而且一生中需要更换宿主,因此很容易把一些野生动物或牲畜的疾病传播给人,在自然疫源性疾病中,蜱是最重要的传播媒介。蜱传播的疾病大多数具有一定的地区性,亚洲地区及我国常见的蜱媒病主要有: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蜱媒回归热、莱姆病、Q热 、鼠疫、布氏杆菌病、野兔热等。病原体可以在蜱体内长期保存,并经卵传递,因此蜱对疾病不仅起到媒介的作用,同时也起到贮存宿主的作用。

  四、环境及蜱的预防控制

  1、环境治理清除杂草,平整地面,清理禽畜圈舍,搞好环境卫生,可有效预防蜱类的孳生。草原地带可采用轮换牧场放牧和牧场隔离的办法灭蜱。

  2、野外灭蜱野外游离蜱对杀虫剂一般都敏感。采用超低容量喷雾灭蜱,使用有机磷类(马拉硫磷、辛硫磷、杀螟松)及拟除虫菊酯类(氯菊酯、溴氰菊酯)等药物均可达到良好的灭蜱效果。

  3、畜舍灭蜱采用有机磷类(马拉硫磷、倍硫磷、毒死蜱)、及拟除虫菊酯类(氯氰菊酯、溴氰菊酯)药物作室内滞留喷洒,同时清理禽畜圈舍,堵塞缝隙,翻晒草料可消除或减少蜱的孳生。

  4、畜体灭蜱可采用涂擦、喷洒或药浴。畜体涂擦可用3%马拉硫磷,喷洒可用0.003%~0.004%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药浴可用有机磷、菊酯类等药物,以畜体喷洒浓度洗浴。

  5、城市居民家中饲养的宠物通常无蜱寄生,如果携带宠物去有蜱地区出行,返回时应仔细检查宠物体表是否有蜱类附着。

  五、做好个人防护

  1、野外工作人员,为了防止蜱侵袭,进入有蜱地区或蜱媒病流行地方,要穿衣裤相连的防护服,长袜长靴,领口、袖口、裤脚要扎紧,戴防护帽。领口、袖口、裤脚等处可喷涂0.2%敌百虫水溶液,外露部位要涂布驱避剂。离开时应相互检查,勿将蜱带出疫区。

  2、外出旅游者,应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在此类地区旅游时应注意个人防护,提倡穿长袖上衣及长裤,扎紧领口、袖口和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带帽子,穿浅色及表面光滑的衣服,不要穿凉鞋,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如避蚊胺。每天旅游结束后要仔细检查自己的身体和衣物,看是否有蜱叮咬或粘附。

 六、蜱的处理

  1、如果发现蜱虫附着在身体上,不能立即用镊子等工具将其除去,因为蜱虫体上可能含有传染性病原体,在受到刺激后,蜱虫会越发往体内钻,并加大剂量地释放蜱虫唾液,所以直接用工具将蜱虫摘除或是用手指将其捏碎的方法是非常不正确的。

  2、正确的方法是赶紧找到最近的正规医院,由医生在叮咬处消毒后进行局部麻醉,麻醉起效后才可用镊子将蜱虫去除。若无法及时到达医院,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出,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将叮咬部位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发热等身体不适应症状,应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

  3、发现动物体表或游离在墙面、地面的蜱时,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甚至挤破,要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后焚烧;如不慎皮肤接触蜱,尤其是蜱挤破后的流出物,要对皮肤进行消毒。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